
簡介
弘光科技大學文化設計與行銷系創立於2006年,為臺灣中部地區最早設立之文化創意專業科系。系所設立宗旨在於回應當代社會文化轉型趨勢,關注地方創生與文化再造,致力於培育兼具「文化底蘊、創新思維與品牌行銷」之整合跨域設計人才。
本系以「社會設計」為教育核心,整合文化、設計與行銷三大專業領域,不僅重視學生設計與行銷等工具性專業技能之養成,更著眼於社會文化發展趨勢的理解與實踐能力的建構。教學目標強調學生應從在地文化出發,洞察社會脈動,並透過創意思維與應用技術,進行文化內容再詮釋與品牌價值塑造,實踐文化創新的社會責任。
學制方面,設有大學部四技日間部與進修部學程。現有專任教師9位、學生人數約339位。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作,並建構五大核心課群以發展學生跨域能力。為拓展國際視野與強化專業實作經驗,學生可赴加拿大、澳洲、日本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地實習,並與美國 Parsons 設計學院、英國倫敦時尚學院(LCF)、日本大野荒島旅社、泰國藝術大學及越南東南亞文創聚落合作進行短期學術交流。
本系畢業生具備文化創意應用、設計表現與美學實踐、行銷企劃與整合傳播、專題實作與專案管理,以及跨域合作與問題解決等能力,適合投入文化、設計及行銷等相關產業擔任專業職務,亦具備創業與多元就業之潛力。
發展特色
本系因應當代文化創意產業及跨域設計實務之發展需求,形塑以「設計×行銷×文化」為核心的跨領域教學架構,致力於培養具備文化素養、創意思維與整合能力之文化設計專業人才。課程設計強調理論基礎、實作技能與跨域應用之兼顧,形成下列發展特色與對應之職涯人才及就業領域(如下圖所示):
一、社會設計導向的理念
本系以「社會設計」為教育核心,結合文化、設計與行銷三大專業領域,培養學生從在地文化與生活議題出發,洞察社會脈動,透過觀察、設計與行動,參與地方創生、文化再生與社會溝通,實踐文化創新的價值導向。
二、跨域整合能力的養成
課程架構以「文化×設計×行銷」為核心主軸,涵蓋從文化詮釋、內容創意、視覺設計、品牌營運到整合行銷等跨域專業技能,強化學生整合思維與實作表現,打造具備全流程文化設計行銷能量的跨域專業人才。
三、實務導向與產業接軌的策略
本系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,設有專題製作、文化實踐、品牌企劃等課程,並積極與文化設計、品牌行銷及自媒體產業等企業或機構合作,推動實習機會、業界專案參與與專家協同教學計畫,幫助學生提前接軌職場、縮短學用落差,提升就業即戰力。
四、國際交流與文化視野並重的推展
本系與加拿大、澳洲、日本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海外實習合作,並與美國 Parsons 設計學院、英國 LCF、泰國藝術大學、日本設計機構等展開學術交流,培養學生的國際觀與跨文化溝通能力,提升學生全球移動與競爭力。
五、多元職涯的專業發展
依據系所專業核心能力與未來產業趨勢,建構出涵蓋「文化、設計、行銷」三大方向的職涯發展圖譜,協助學生依據個人興趣與專長,規劃學習歷程與發展路徑。
教育目標
培育具「文化底蘊、創新思維與品牌行銷」之整合跨域設計人才。
核心能力
本系課程設計透過五大核心能力的培養,對應文化設計與行銷產業之多元職涯場域,並引導學生發展個人化之專業職能路徑。以下分別說明五大核心能力與其應用之發展方向:
ㄧ、文化創意應用能力
培養學生具備文化觀察、詮釋、轉譯與創意策劃能力,能理解並轉化在地文化與社會議題為創意內容,應用於設計實踐、策展企劃與文化推廣。
二、設計表現與美學實踐能力
培養學生掌握多媒材表現技術與設計美感,具備將創意理念轉化為具體視覺或空間表現之能力,能應用於產品、空間、影像等設計領域。
三、行銷企劃與整合傳播能力
強化學生在品牌策略、行銷溝通與活動規劃上的專業素養,具備分析市場、整合媒介與規劃行銷企劃之能力,能因應新媒體與跨平台行銷趨勢。
四、專題實作與專案管理能力
使學生具備跨部門協作與專案管理能力,能在團隊中執行創意發想、提案簡報與成品整合,適應多變職場環境與跨領域實務需求。
五、跨域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
提升學生面對多元文化與國際設計合作之理解力與實踐力,能在國際與跨文化情境中進行有效溝通與創新合作。
師資規劃
本系目前擁有專任師資8位,包括副教授2位、助理教授5、講師1。專任教師之學位、研究領域或實務經驗背景,皆符合系教育目標,以文化基礎、創意設計、行銷經營、藝術策展為主,可充分配合系上課程規劃授課,並可配合系務發展目標,規劃或推展相關活動。
課程設計理念
本系專業必選修課程規劃以未來從事文化相關工作之基礎行政、創意設計、品牌行銷等專業整合型人才之所需能力為目標。課程設計理念兼顧理論與實務,以培養學生就業能力。本系教育目標對應課程規劃,分為「文化基礎」、「創意設計」,以及「品牌經營」三大類課程。除可以選讀雙主修及輔系外,本系與國際溝通英語系、多媒體遊戲發展與應用系、餐旅管理系、運動休閒系、幼兒保育系、化妝品應用系及美髮造型設計系等合開就業導向之跨領域學程,有助於學生就業競爭力。
本系之課程規劃與實習皆結合文創產業之公、民營單位,例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國立臺灣美術館、商瑪廣告公司、大風吹文創公司、范特喜創意公司、大開劇團、高源印刷、木匠兄妹、筌美術、禾翌行銷設計、葛菲雅奇設計、勤美金典綠園道酒店、小鎮文創、佔空間等…約八十家,使學生得以文化環境之薰陶,具備生活美學之藝術涵養,配合創意設計之概念與語彙,做整合性之規劃與行銷。海外實習部分,本系自98學年度起,連續三年邀請來自馬來西亞、法國之專家學者與藝術家、策展人蒞校短期授課。亦安排學生至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美國、澳洲等國進行海外實習,藉由海外實習有助於擴展學生之國際視野,增進國際競爭力。
課程地圖
本系課程設計以「社會設計」為教育核心,依據系所設定之五大核心能力,對應規劃相關課程模組,採取基礎理論、實作技能與專題整合相互銜接之方式,確保學生能逐步建構專業能力,並銜接職涯發展需求。五大核心能力與其對應之課程規劃,說明及日間部與進修部課程地圖。
一、文化創意應用能力
本系課程強調從在地文化出發,融合文化理解與創意思維,進行文化內容再詮釋與創新應用。學生透過文化設計、創意生活美學、地方創生等課程與實作,培養文化洞察力與創意轉化力,並實踐文化價值與社會關懷。
二、設計表現與美學實踐能力
課程涵蓋視覺設計、產品設計、空間設計與設計美學訓練,並以專題製作與設計實務為核心訓練方式,培養學生在視覺傳達、創意設計與跨媒材表現上的專業能力,才得以具備將文化內涵視覺化之能力。
三、行銷企劃與整合傳播能力
本系強化品牌行銷、整合傳播、自媒體經營與活動企劃能力的養成,重視理論與實務並重,培養學生對於新媒體與產業實務領域,從策略思考到操作執行的完整行銷企劃能力。
四、專題實作與專案管理能力
本系設有文化設計、品牌行銷、專案企劃及專題製作等課程,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實作專案,訓練其專案規劃、流程管理、資源整合與提案簡報能力,並結合企業合作與導師制度,強化學生在校期間的實務歷練與職場適應力。
五、跨域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
本系以「文化×設計×行銷」為跨領域整合核心,課程設計涵蓋創意發想、文化詮釋、視覺表現與行銷推廣全流程,培養學生整合思維與跨域合作能力。透過團隊協作、跨界專案與國際交流,訓練學生靈活應變、解決問題與溝通協調的能力,適應多變的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生態。
本系課程架構由基礎至進階,逐年深化核心能力,並依據學生職涯志向,發展個人化學習路徑與專題方向。整體課程不僅強化專業知能,更注重文化實踐與社會貢獻之整合,完全體現「以文化為根、以設計為語、以行銷為橋」之發展。
日間部四技班
進修部四技班
專業教室與設備
本系目前擁有「數位多媒體教室」、「數位編輯及圖文組版工作室」、「創意實作工坊」、「藝文展映專業教室」、「專業設計教室」、「造形設計教室」、「陶瓷工藝教室」、「Studio ∞」、「V-LAB 數位創作基地」以及11間教師研究室。此外,一般性之通識課程或基礎學理課程則於本校普通教室上課。本系「數位多媒體教室」亦建置有57部內裝Photoshop、Illustrator、Indesign等18種套裝軟體之電腦、專業錄音室與攝影棚等空間,使學生得以運用數位之軟體與硬體,學習數位設計內容及行銷傳播所需之職場技能。近幾年本系積極購入機器設備如:雷射雕刻機、紙模與包裝設計切割機、專業電繡機、拷克機、3D掃描機、3D立體成型機、大圖輸出機、熱轉印機、數位網版機、金屬印表機、數位直噴機、數位快印機、手壓式燙金機、CNC雕銑機、伺服割字機等專業設備,提供教學及研究所需。
粉絲頁